第(2/3)页 “邱尚书请问。” “臣想知道陛下为何会选择臣?” 崇祯毫不犹豫地回答:“因为你是吏部尚书,当了十多年的吏部尚书。在近十年时间里,其余各部尚书均有更迭,唯独吏部尚书一动不动。” “你要知道在此之前,从未有官员能担任吏部尚书长达十年之久!” “吏部掌管四品以下官员的升迁任免,在官员们的眼里有天官之称。” “朕纵观整个大明,只有你这个吏部尚书才有资格和实力与内阁首辅较量。” “所以朕选择了你!” 听到这里,邱瑜才恍然大悟。 原来能担任这么久的吏部尚书不是因为他本事大,而是崇祯刻意安排。 好恐怖的权谋。 想清楚这些,邱瑜知道自己没得选。 他必须按照崇祯的想法打倒谢三宾。 否则倒下的就是自己。 届时别说告老还乡了,能不能活命都是问题。 邱瑜朝着崇祯躬身施礼:“陛下,臣还有疑虑。” 崇祯笑着点头:“讲。” 邱瑜问:“如果官员不同意公示家产,届时将如何处置?毕竟这只是一条政令,不是法律。官员抵触政令虽然不合规矩,但合法。” 崇祯站起身,看向窗外。 外面艳阳高照,晴空万里,没有一片乌云。 崇祯倒背着手,语气沉重:“不同意的就不要做官了,就地罢免,革除官籍。” 邱瑜低着头思考了许久,再次问道:“人少还好,如果人多的话恐怕会...” “呵呵呵。”崇祯冷笑一声:“朝廷的事看似很多,但总结起来无非两件事。一件事是挣钱,另一件事是花钱。花钱的事谁都能做,无非是做的好坏而已,所以不必担心。” “至于挣钱嘛...”崇祯顿了顿,“当钱足够多时,短期内就可以不挣钱。” 邱瑜知道崇祯又要免除天下百姓的赋税了。 这是好事,他很赞同。 可还有另一件重要的事。 他轻声提醒:“陛下,如果大量地方官员因为不同意公示家产而被革职,吏部短期内无法任命那么多官员赴任,地方上恐怕会乱,而且是大乱!” 崇祯走到邱瑜身边,拍了拍他的肩膀:“放心,乱不起来!地方上最大的问题是治安问题,在地方官员离任期间,治安问题交由当地卫所管理。” 邱瑜补充:“臣怕卫所的人是始作俑者。” 崇祯胸有成竹道:“放心吧,他们都是朕的功臣,岂会和朕作对?” “请问陛下臣何时动手?” “不急,论功行赏之后再说。” “是,臣提前做些准备。” 第(2/3)页